3.2. 涂裝計算
體積固體份的計算
體積固體份(% Volume Solids):涂料中非揮發性成分與液態涂料的體積比。
國際油漆公司和其它大多數涂料生產商采用的計算方法,是在實驗室條件下,按照《油漆及顏料化學師(OCCA)》單行本第四冊中所述,即《涂料固體成份的含量確定(按體積計算)》來進行的。這個方法是測量漆膜干燥前的濕膜厚度和干燥后的干膜厚度,按下以下公式來計算:
體積固體份 = 干膜厚度 / 濕膜厚度
例:
某涂料產品,測得其濕膜厚度為 200 微米,干膜厚度為100 微米,計算其體積固體份?
體積固含量= 干膜厚度 / 濕膜厚度 = 100 /200=50%
答案:該涂料產品的體積固體份為 50%
干膜厚度和濕膜厚度
涂層厚度可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測定,無論涂層是處于濕膜還是干膜狀態。
干膜厚度(DFT) 通常在涂裝合同予以規定。濕膜厚度(WFT)的測定可有助于確定必須施工多少厚的涂層才能達到規定的干膜厚度。濕膜的測定有利于及時發現每一道施工涂層在厚度上的差錯,以便糾正。
但是,鋼材和大多數金屬構件上的濕膜測定僅作指導之用,而干膜厚度才作為測定記錄。
而且,只有懂得濕膜和干膜的關系,知道濕膜厚度才有用。即:配套中規定了干膜厚度,那么濕膜厚度數值應在什么范圍,才能產生配套規定范圍內的干膜厚度呢?
干膜厚度與濕膜厚度之比基于所使用涂料的體積固體份的百分比,這上數據可以從生產商的數據手冊查到,在該計算中體積固體份是必須使用的數據。
已知規定的干膜厚度,查閱相關產品的體積固體份,計算其相應的濕膜厚度,可以按以下公司計算:
濕膜厚度 = 干膜厚度 / 體積固體份
計算可以按公制或英制進行,漆膜厚度公制與英制換算關系如下:
1 密爾(mil) = 25.4微米(microns)
例:
Epoxy HB MIO厚漿型環氧云鐵底漆/中間漆的體積固體份為80%,干膜厚度要求達到150微米(6密爾),計算至少要施工多少濕膜厚度,才達到要求?
濕膜厚度=干膜厚度 / 體積固體份=150 / 80%=187.5微米
稀釋后的濕膜厚度
實際施工中,經常要在涂料中加入一定的量稀釋劑。稀釋劑的使用增加了體積總數,但并不增加體積固體份。
比如,加入25%的稀釋劑稀釋涂料,所需要做的只是在公式中加上25%這個數字。
計算稀釋后的涂料的濕膜厚度,按以下公式計算:
稀釋后的濕膜厚度=稀釋后的濕膜厚度(1+%稀釋量)/體積固份分
在加入稀釋劑的情況下,計算很可能要達到配套規定的干膜厚度所需的濕膜厚度范圍,可分二個步驟進行:
步驟 1: 計算稀釋劑的體積 %
步驟 2: 計算濕膜厚度范圍
例:
聚氨酯面漆Hardtop AS的體積固體份為50%,規定干膜厚度為50微米,稀釋 10%后,計算要施工多少濕膜厚度才能達到要求的干膜厚度?
稀釋后的濕膜厚度=50(1+10%)/50%=120 微米
理論涂布率
涂料的涂布率(Theoretical Spreading Rate),對于業主和承包商來說,是計算涂料用量和成本的關鍵因素。
理論涂布率是指將涂料施工在光滑的表面上而毫無損耗,每公升可以涂布的面積(平方米),單位是m2/L。
理論涂布率按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理論涂布率=(體積固體份 x 10 )/干膜厚度
例
無機富鋅底漆,體積固體份63%,規定干膜厚度為75微米,計算其理論涂布率。
答案:理論涂布率 = 63×10 / 75 = 8.4平方米/升
實際涂布率的計算
實際涂布率(Practical Spreading Rate)是指實際涂布率的計算是用理論涂布率減去涂布率乘以估計的損耗百分數,計算公式如下:
實際涂布率=理論涂布 率(1-損耗%)
如果已經計算出理論涂布率,又能估算出涂料的損耗百分數,就能計算出涂料的實際涂布率。
無機富鋅底漆(體積固體份63%)噴涂75微米的干膜厚度,損耗為40%,理論涂布率為8.4m2/L,這時無機富鋅底漆的實際涂布率為:
實際涂布率=理論涂布率(-損耗 )
實際上,這個損耗百分數是不確定的,因為實際施工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它是各種損耗因素的綜合參數:施工方法,工人的技術,被涂物的結構、形狀,表面粗糙度,工作環境,風速、高空、白晝等漆膜的分布。
涂料的實際用量的計算
涂料的實際用量是在實際涂布率的基礎上得到的,可以按以下公式計算:
涂料實際用量=(面積 x 干膜厚度) / 10 x 體積固體份 x 100 x (1-損耗%)
例:有一儲罐內壁2000平方米,噴涂酚醛環氧涂料兩道,每道150微米,估算損耗40%,計算共要使用Interline 850多少公升?
已知酚醛環氧涂料的體積固體份為76%,則每道涂料用量為:
涂料實際用量=(面積 x 干膜厚度)/ (10 x 體積固體份 x 100 x (1-損耗%))=2000x150 / 10 x 76 x 06=658公升
